打開心裡箱,看見更多的自己-5/17不再恐同日

心裡箱
May 25, 2024

--

同志朋友們需要的,僅僅是和常人一般的對待

五月主題:LGBTIQ+

文/Ann

「你是同志嗎?」、「是男生還是女生啊?」

「我不排斥同性戀喔」、「我可以『接受』同性戀啊」

在面對同志族群時,我們常出現許多好奇的探問,又或是會出現想表達友善和接納多元的回應。然而,對於同志族群來說,有時這些無心的話,聽起來很有意。

「同志朋友們需要的,僅僅是和常人一般的對待」 — — David E. Greenan & Gil Tunnell

每年的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(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,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),或者說,不再恐懼LGBTIQ+日。因為在1973年,美國精神醫學學會便已將同性戀自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中刪除,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在相差近20年後的1990年的5月17日才將同性戀者自國際疾病分類中移除,讓同志族群不再被貼上病理化的標籤,從「精神疾病」當中除名,因此,5月17日則被定為「國際不再恐同日」。

平台pexels 攝影師: Gotta Be Worth It

而何謂「恐同」呢?

恐同(homophobia)原先是指異性戀者對於接近同性戀者所感到的恐懼與敵意,而近年來恐同的意義也逐漸演變為所有對於「反同性戀之偏見」(anti-homosexual prejudice)。這是因為每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,都會不自覺的內化異性戀主義、社會文化對性還有性別的觀念與型態,也就是說,因著從小的文化,我們習慣將性別劃分為二,甚至要求男生要堅強、勇敢,女生要溫柔、體貼,或是將異性戀視為「唯一」正常的性傾向,而忽略了還有同性戀、雙性戀、無性戀…….等多元性傾向,這些社會帶給我們的價值觀,都在建構著我們對於性別、性傾向的理解與認識。

因此,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,我們多少都帶有些恐同的想法而不容易發現,特別是對於同志族群而言,在意識到自身並非異性戀時便會開始感到困惑,會開始思考「我是誰?」「我可能和別人不一樣」,也會為此而感到憂鬱和恐懼。此後,同志族群或許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開始修改自己的行為甚至想法,甚至還可能開始憎惡自身的同性戀特質。最終,同志族群為了能夠合乎這個社會對於性別的期待,而表現出陽剛、溫柔的樣子,在這之後或許還會感到自卑、困惑,無法接受與認同自己的同志身份,更甚者或許會選擇放棄自己的同志身份認同,最終長久躲在櫃子中。

平台pexels 攝影師:pavel danilyuk

自1986年,祁家威請求與男性公證結婚,遭政府機構拒絕,而後1993年台大成立了臺大男同性戀社,是第一個大學同志社團,到1996年,第一個同志教會「同光同志長老教會」成立。然而,到了2000年發生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;2004年我們通過了性別平等教育法。其後的許多年,不斷在推行婚姻平權法案,直至2019年,《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》三讀通過,台灣成為了亞洲第一個同志可以結婚的國家,到了2023年,同志可進行無血緣收養了!

「恐同」並非反同,更不是一種疾病,常是源自於我們不了解或抗拒的狀態,甚至也因此產生許多無心言論和玩笑。同志族群這一路走了好遠好遠,做了好多好多的努力,為了就是想讓社會大眾理解「同志朋友們需要的,僅僅是和常人一般的對待」。

平台pexels 攝影師:Darina Belonogova

參考資料

David, E. G. & Gil, T. (2005)。同志伴侶諮商(丁凡譯)。心靈工坊。(原著出版於2002年)

劉安真(2017)。同志伴侶關係與諮商。輔導與諮商學報,39(1),19–38。

台灣人權促進會(2023年5月24日)。5/17國際不再恐懼LGBTIQ+日,讓我們來聊聊LGBTIQ+難民與他們的困境。https://www.tahr.org.tw/news/3382

--

--

心裡箱

走過的路途不見得清楚記得,只是種種感受會留在屬於我們心裡的箱子。打開箱子需要勇氣,伴著親近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遇的獨一故事,認識世界,繼續遠行,其實認識的是我們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