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心裡箱,看見更多的自己 — 依戀理論(矛盾依戀)
依戀主題第三篇,雖然已經9月了,但不安全型的依戀還有一種,今天我們會簡單講一下不安全依戀型態的第三種-矛盾依戀。以及在文章的最後我們會跟大家談談怎麼看待自己的不安全依戀。
主題:依戀
文/小太陽Ivan
矛盾依戀(Anxious-Avoidant Attachment),顧名思義它結合了前兩篇的逃避和焦慮依戀風格,同一個人身上表現出既逃避又焦慮的行為模式,「我既害怕你離我遠去,也害怕你靠我太近」。
矛盾依戀者會因著對方對自己的態度而懷疑自己,就如同焦慮依戀者一樣,「他晚回我訊息是不是不在乎我?他今天沒有跟我說早安是不是要離我而去了?」但與焦慮依戀者不同的是,矛盾依戀者不會透過「檢查或索求」來降低自己的不安,反倒是會藉由「不明言」甚至是「離開」來降低焦慮,表現出有如逃避依戀者的行為模式,有的時候這些「不明言」是希望對方猜中自己在想什麼,以表示對方很重視自己;有的時候「離開」是為了保護自己暴露在焦慮當中,因為先走的人比較不痛。
在我們討論完三種依戀型態後,想跟大家澄清一下依戀風格的迷思。有些人批評依戀風格的分類是以焦慮和逃避為兩個向度,然後劃分出主要四種的依附風格,包含:安全型依戀、逃避型依戀、焦慮型依戀、矛盾型依戀,太過武斷。
我認為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有所覺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但我們更想透過依戀的文章告訴大家,「依戀風格的判定並不是一個定論或結束,而是一趟靠近自己的英雄之旅的開始。」可能讀完文章後發現自己是逃避依戀者,但如果關係讓你感到自在的話,又何妨呢?意思是,即使逃避依戀被歸為不安全依戀的類型之一,但如果我沒有在生活中感覺到困擾,那就代表我沒問題。
心理學的理論從來都不是拿來要求人的,而是拿來理解人的。
那如果我發現我的行為模式帶給我困擾的話,可以思考一下在關係中我的依戀風格帶給我什麼樣的困擾?如果我的關係中已經有了困擾,那這些困擾背後的故事有那些呢?我們在關係中受過的傷,有沒有機會好好地被療癒呢?
或許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我們在關係當中的衝突,但我更期待大家將生命故事描述的更完整,當我們更清楚自己的輪廓後,才有機會替這些輪廓修飾,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。